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与同事的支持下,本人立足岗位职责,围绕教学质量提升核心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三年来,共参与制定(修订)教学管理制度8项,推动成立产业学院9个,新增标准化考场12间,完成重点实验室建设资金申报2803.3万元,组织师生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40余项,实现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现将三年任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述德。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和检查工作,推动学院师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状落实方面,严格把控教材选用和课程建设,确保教学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杜绝不良意识形态的渗透。在课程思政方面,推动劳动教育与美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审美能力和家国情怀。
二、述职。
(一)教学管理与制度建设
制度体系完善:牵头制(修)定《教材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覆盖扩招管理、实践教学、教材选用等领域,形成规范化管理框架。
(二)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
1.与吉利集团、圣奥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共建吉利汽车、圣奥家具、现代牧业、现代农业等10个产业学院(产业联盟),构建了“一系一产业学院(产业联盟)”格局。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6门。牵头成立了园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获批自治区首批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试点2个。当选1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5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1人被聘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被聘为全国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被聘为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2人被聘为自治区高等学校发展咨询专家。
2.人才培养创新:开展“和润种苗农匠班”“现代牧业精英班”等“订单班”“工匠班”16个,获批“1+X”证书试点15个;组织师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23项。
3.争取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3944.11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由2021年的12220.19万元提高到17410.38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3645.6元。完成畜产品加工实验中心、畜产品加工实验中心建设项目等19个,新增及改扩建19个实验实训室、3个智慧教室。依托优质资源,获批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二批试点单位、自治区工匠学院、自治区研学旅游基地、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三)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
制定课程、教材管理制度3项。获批自治区级一流课程6门,建成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获自治区级美育精品课程1门,立项建设院级各类课程73门。加强教材建设,增设教材科、成立了“教材选用审核专家委员会”和“教材使用监测评估专家委员会”两个教材工作管理机构,健全教材建设与选用管理机制。首次立项并资助建设教材10部,编写出版教材141部,其中主编24部、副主编81部、参编36部。
(四)语言文字工作继续加强
积极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方案》,组织完成了自治区中期检查工作;开展第26、27届全国普通话宣传周宣传活动。推荐1支参赛队伍参与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规范汉字听写大赛,获得“大学专科生组”季军,指导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发放职教法宣传资料500余册,邀请技能大师开展劳模讲座1场;印发《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启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完成自治区职业院校“未来工匠”读书行动方案阶段性总结及报送工作。制定《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推荐5个作品参与自治区选拔活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规范汉字听写大赛获得“大学专科生组”优秀奖。
(五)劳动教育不断夯实
成立了劳动与美育教研室,规范并落实劳动教育课教学任务安排。牵头成立学院劳动教育与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备了学院劳动教育和美育两大育人的组织领导体系。教研室1人主持申报的题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批准立项。承接自治区大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任务,开发了包括马匹日常管理、常见蔬菜育苗、烘焙食品制作、皮革产品制作等适合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共50个项目。10名教师取得1+X青少年劳动教育项目开发与设计职业技能等级等书考评员资质证书。接受教育部1+X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考察评估,被授予1+X青少年劳动教育项目开发与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称号。自治区大中小学劳动技能微视频网络作品大赛获得二等奖50人,三等奖130人,为本次大赛高职院校组获奖人数最多的院校。组织完成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参加实践活动800多人次。
三、述廉。
1.廉洁自律:严控设备采购、教材选用等关键环节,实现零违规记录;推动廉政文化建设。
2.制度执行与流程透明化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规范设备采购、教材选用等关键环节,确保流程公开公正,杜绝利益关联。
3.经费管理与廉政教育
贯彻勤俭办学原则,严控实践基地建设成本,确保经费使用精准高效。组织常态化廉政学习,强化教职工廉洁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创新与实践融合不足:课程改革与产业需求衔接需加强。措施: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导师,开发校企共建课程。
2.资源整合效率待提升:实验室共享机制不完善。
措施:建立跨系资源调度平台,推动设备集约化使用。
3.技术应用深度不足:信息化工具利用率偏低。
措施:开展专项培训,推广智慧教学工具应用。
(二)努力方向
1.深化教学改革:持续推动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对接。
2.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工学云)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加强校企协同育人。
3.坚持廉洁奉公:巩固廉政建设成果,营造风清气正的教学环境。